孔子河逢刘德卿

高士藏真处,门迎孔子河。
青山经楚暮,凉雨到江多。
白发生行路,清樽对放歌。
回车千古意,今日共蹉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孔子河逢刘德卿》是明朝诗人黎民表所作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情操。以下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背景
  • 创作时期:《孔子河逢刘德卿》的创作时间为明代。
  • 作者生平:黎民表,明代著名诗人,其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观为主,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1. 诗歌原文
  • 开头:“高士藏真处,门迎孔子河。”首句描绘了一个高士居住之地,门前迎接着孔子河,既表现了环境的幽静,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尊重和追求。
  • 中间:“青山经楚暮,凉雨到江多。”这句诗通过“青山经楚暮”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更替,而“凉雨到江多”则表达了一种清新、凉爽的氛围。
  • 结尾:“白发生行路,清樽对放歌。”最后两句以白发为行路之伴,清樽对饮以释怀,表达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自由。
  1. 主题思想
  • 隐逸情怀:通过描绘高士的生活环境,反映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 自然意象:诗中多次使用自然景物,如山、水、雨等,这些自然元素不仅美化了诗歌的语言,也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
  • 人生感悟:通过对时间与自然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深刻感悟。
  1. 艺术手法
  • 意象选择:诗中使用了许多意象,如“孔子河”、“长沮冲”、“桀溺畈”,这些意象都带有浓厚的文化色彩和象征意义,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风格:整首诗用词简洁,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人诗歌的特点,即简练而含蓄。
  • 结构安排:全诗结构紧凑,由引入高士的环境开始,逐步展开对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的描述,最终收束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孔子河逢刘德卿》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人文关怀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也反映了他对于人生、历史和文化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在中国诗歌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也为后人提供了丰富的审美资源和精神启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