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山别在明徵甫

青山不忍别,况与故人违。
水上俄生雾,松间渐落晖。
宿云君借榻,涉涧我褰衣。
莫逐桃花去,听鸡入琐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下山别在明徵甫》是明朝诗人黎民表的作品,这首诗通过描绘山间景色和别离之情,体现了作者对故友的不舍与怀念。下面将对其作简要介绍:

  • 作者简介
  • 黎民表(1378—1451),字景南,号石斋,明代文学家、画家,著有《石斋集》。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其作品在当时受到广泛赞誉。
  • 诗词原文
    山下别在明徵甫,青山不忍别,况与故人违。水上俄生雾,松间渐落晖。宿云君借榻,涉涧我褰衣。莫逐桃花去,听鸡入琐闱。
  • 诗词赏析
  • 这首诗以“下山别在明徵甫”开篇,直接点明了诗的主题,即离别的场景。接着四句分别描绘了山水、云雾、松树和人物动作,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画面。
  • 诗中的“青山不忍别,况与故人违”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眷恋和不舍。而“水上俄生雾,松间渐落晖”则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效果。
  • “宿云君借榻,涉涧我褰衣”两句中,“宿云”可能指夜晚降临时的自然现象,而“涉涧我褰衣”则反映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动作和心态。
  • 最后一句“莫逐桃花去,听鸡入琐闱”则是一种劝诫或祝愿,希望友人不要像追逐飘落的桃花一样离去,而是要珍惜相聚的时光,共同进入新的开始。

《下山别在明徵甫》不仅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歌,也是一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卷。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人物动作的刻画,诗人成功地传达了内心的复杂情感。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能够提供艺术上的享受,也能够引起对友情和人生道路的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