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妙寺即白塔寺僧慧乾居之

杖钵携来久,香灯静院偏。
栽花成野径,接竹引春泉。
支遁逍遥论,天台止观禅。
坐来忘妙说,塔影挂窗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应妙寺即白塔寺僧慧乾居之》是清代诗人王士祯的诗作,全诗如下:

应妙寺即白塔寺僧慧乾居之
(清)王士祯

应妙寺名非实,空门无住处。
应妙寺者何?此身如幻化。

我来问其故,答曰:
佛性本不生,
亦无灭也。

这首诗通过描述“应妙寺”的名称和僧人慧乾的解释,探讨了佛教中的因果观念以及生命的本质问题。诗人王士祯在诗中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思考:如果“应妙寺”这个名字并非真实存在,那么它所代表的空间是否也有住处?而这个空间的本质是什么呢?

接着,他引入了一个关键点:“佛性本不生”,这表明佛教中的“佛性”(即觉悟的智慧)是永恒不变、无始无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