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邑

本意通茅箐,谁知摧钓舟。
野田荒䆉稏,山木叫钩辀。
转饷悬孤戍,开边实隐忧。
槎头成稳坐,浮海任悠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新邑》是一首明代诗人黎民表创作的诗歌。在这首诗作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战争和国家命运的关注与忧虑。

从内容上看,《新邑》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向往。首句“本意通茅箐,谁知摧钓舟”便透露出一种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人不禁思考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接着“野田荒䆉稏,山木叫钩辀”,则形象地描绘了战争破坏后的荒凉景象,山野之间,一片荒芜,连树木的声音都似乎在哀号。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战争的残酷性,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生活的珍视和对战争结果的担忧。

从艺术手法上看,《新邑》运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例如,“转饷悬孤戍,开边实隐忧”一句,既反映了战争的现实情况,又暗示了背后可能隐藏的危机和不安。此外,诗中多次出现的“舟人”一词,也象征着人民在战争中的苦难和无助,进一步加深了诗歌的情感力度。

从历史背景上看,《新邑》的创作背景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明代是一个战乱频发的时代,诗人黎民表通过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和看法,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的反思和对和平的追求。这种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新邑》作为一首充满情感和思想深度的诗歌,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时代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它通过简洁的文字,传达了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以及对战争后果的忧虑,是明代诗歌艺术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