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意通茅箐,谁知摧钓舟。
野田荒䆉稏,山木叫钩辀。
转饷悬孤戍,开边实隐忧。
槎头成稳坐,浮海任悠悠。

注释:

新邑:新的城镇。本意通茅箐,谁知摧钓舟:原本的意思是通过茅草丛林,谁知道被摧毁的钓鱼船。野田荒䆉稏,山木叫钩辀:荒野的田地荒芜,树木被砍伐,山中的树林发出叫声。转饷悬孤戍,开边实隐忧:军队调动粮饷,守卫边疆,实际隐藏着忧虑。槎头成稳坐,浮海任悠悠:船只的尾部已经固定在了船上,我可以在海上自由地漂浮。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边疆战争和士兵生活的诗篇。诗人通过对边疆战场的描绘,表达了对士兵们的深切关怀和对战争的深深忧虑。

首联“新邑”,指的是边境上的小镇,诗人用“本意通茅箐”来表达这个小镇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同时也暗示了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和危险性。“谁知摧钓舟”则是对士兵生活的描述,他们原本以为可以通过钓鱼来消磨时间,但实际上却因为战争而失去了这种安逸的生活。

颔联“野田荒䆉稏,山木叫钩辀”,是对自然环境的具体描绘。诗人用“野田荒䆉稏”来形容田野的荒凉,用“山木叫钩辀”来形容山林的萧条。这两个画面一起构成了一幅边疆的自然景象,也反映了战争给自然带来的破坏。

颈联“转饷悬孤戍,开边实隐忧”进一步表达了战争的残酷和危险。诗人通过“转饷”和“开边”两个关键词,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士兵生命的威胁。同时,“实隐忧”则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结果的担忧。

尾联“槎头成稳坐,浮海任悠悠”则是对士兵生活的一种美好想象。诗人通过“槎头成稳坐”描绘了船只已经固定在了船上,意味着战争暂时结束了;而“浮海任悠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士兵们能够在和平时期自由地漂浮在大海中,享受生活的美好。

整首诗以边疆为背景,通过对战争和士兵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切忧虑和对士兵们的深深关怀。同时,诗歌的语言简洁明快,情感真挚深沉,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