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经时烂,仙踪岂易寻。
但传看奕去,不记入山深。
蛮触悲人世,沧桑阅古今。
丹砂君莫问,对酒且披襟。
烂柯山
白石经时烂,仙踪岂易寻。
但传看奕去,不记入山深。
蛮触悲人世,沧桑阅古今。
丹砂君莫问,对酒且披襟。
注释:
- 烂柯山:位于今中国浙江省丽水市龙泉市境内,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之一。山上有一古松,相传为晋朝人王质在此树下观棋,因长时间下棋而忘却归家,后化为石头。烂柯山因此得名。
- 白石:指烂柯山上的岩石。
- 经时烂:经时,意为经过很长时间;烂,意为腐烂。形容岩石历经岁月的侵蚀而变得斑驳陆离。
- 仙踪:神仙的踪迹。
- 岂易寻:岂,意为难道;易,意为容易。意思是说,神仙的踪迹怎么可能轻易就能找到呢?
- 看奕去:观看围棋游戏(奕,古代的一种棋类游戏)。
- 不记入山深:不,意为不;记,意为记得。表示不记得自己深入山林寻找过。
- 蛮触:古人用来形容远方或异域的人和事物。
- 沧桑:指世事变迁、时代更替。
- 丹砂:一种珍贵的矿石,常用于制作药物或装饰品。
- 君莫问:你就不要询问了。
- 对酒且披襟:面对着美酒,敞开衣襟畅饮。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烂柯山游览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以烂柯山的岩石被时间侵蚀而变得斑驳陆离的景象开篇,形象地表达了自然界的永恒与变化。第二句则通过传说中王质观棋忘返的故事,表达了对神仙踪迹难以寻觅的感慨。第三句转而写自己虽然听说围棋游戏,却未曾深入山林去寻找,表现出一种超脱物外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几句,诗人又通过描写蛮触之悲、沧桑之变,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最后两句则是诗人面对美景,借酒消愁,敞开衣襟畅饮的情景,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享受当下的人生态度。整首诗既有对自然和人生的深深感悟,也有超脱世俗、随遇而安的生活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