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郭秋阴接九垠,登台一望倍伤魂。
霜前砧杵千家动,日落风尘万里昏。
天上已违攀凤侣,山中犹忆卧龙村。
孤舟渺渺堪愁思,恐入枫林有断猿。
燕京秋怀
介绍
《燕京秋怀》是明代诗人黎民表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作品描绘了作者在秋天登高望远时,所感受到的深重愁思和孤独感。具体介绍如下:
作者简介:黎民表(字惟敬),号瑶石山人。他出生于广东从化,是黄佐的弟子,与王道行、石星等并称为“续五子”。黎民表以诗歌著称,其诗作风格清新脱俗,被后人传诵。
诗歌原文:
北郭秋阴接九垠,登台一望倍伤魂。
霜前砧杵千家动,日落风尘万里昏。
天上已违攀凤侣,山中犹忆卧龙村。
孤舟渺渺堪愁思,恐入枫林有断猿。诗歌解析:这首诗歌通过对燕京城秋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和哀思。首联写诗人站在高处眺望远方,感受到的是一种深深的悲伤和不安;颔联则通过描绘秋雨连绵和日暮时分的景象,进一步加深了读者的悲凉感;颈联则转入对过去的回忆,诗人怀念过去的友人和故乡;末联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恐惧,担心自己会陷入困境。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成功地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复杂情感。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其独特的意象运用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上。首先,诗人善于运用意象来传达自己的感情。如“霜前砧杵千家动”中的砧杵意象,生动地描绘了深秋时节农忙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其次,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无论是平实的语言还是复杂的修辞,都恰到好处地服务于诗歌的整体意境。最后,诗人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文化价值:从文化角度来看,《燕京秋怀》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和文化的缩影。它反映了明代社会的风貌以及人们的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明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生活,从而丰富我们对中国古代文学的认识。此外,《燕京秋怀》也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诗歌。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思想内涵使其成为了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鉴赏。
这首《燕京秋怀》不仅展现了黎民表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明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心理状态。通过对其深入的分析和解读,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的艺术魅力,也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和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