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泉春游得西字

云峰一径入幽栖,不信风光有瀼西。
寒涧水喧知鹿下,遥林花动觉莺啼。
亭前玉舄仙灵宅,洞里金书太史题。
欢赏日斜犹未洽,更携宾从过文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泰泉春游得西字》是明代黎民表的一首描写春游的诗,全文如下:

云峰一径入幽栖,不信风光有瀼西。寒涧水喧知鹿下,遥林花动觉莺啼。亭前玉舄仙灵宅,洞里金书太史题。欢赏日斜犹未洽,更携宾从过文溪。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与朋友们一起游览名胜古迹的情景。诗中提到“云峰一径入幽栖”,描绘出一幅优美的自然景色,让人仿佛置身于云端之上,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接着,诗人通过“寒涧水喧知鹿下”和“遥林花动觉莺啼”,生动地描绘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以及鸟儿欢快的鸣叫声,给人一种愉悦的感觉。

诗中的“亭前玉舄仙灵宅,洞里金书太史题”则表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遗迹的敬畏之情。这些建筑不仅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古人智慧的象征。诗中的“欢赏日斜犹未洽”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们沉浸在这美好时光中,不愿离去的心情。最后,“更携宾从过文溪”暗示了这次春游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览,而是一次深入交流和学习的机会,体现了作者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友谊的重视。

《泰泉春游得西字》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美景的诗,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文化和友情的独特见解。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化和自然的窗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