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傅木虚刘安元童仲良游五仙观

玉京琳殿海东湄,上客琴尊得共移。
仙隐已经羊化后,吏情休叹凤衰时。
池空半落流云影,松古偏馀积雪枝。
应是丹台曾籍记,喜于莲社结幽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同傅木虚刘安元童仲良游五仙观》是明代诗人黎民表创作的古诗。《同傅木虚刘安元童仲良游五仙观》是一首充满古风色彩的诗作。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黎民表:黎民表(约1453年—1507年),字民表,号玉溪山人,广东新会人。他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以描绘山水、抒发情感为主,语言典雅,情感丰富,被后人广泛传颂。
  1. 诗句内容
  • 玉京琳殿海东湄,上客琴尊得共移。:这句诗通过“玉京”、“琳殿”等词汇展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里的“海东”可能指的是某个地理位置,而“上客琴尊”则形容了聚会的场景,琴与酒相伴,共同享受这种难得的相聚时刻。
  • 仙隐已经羊化后,吏情休叹凤衰时。:这两句诗表达了对过去的一种追忆,同时也透露出对于官场失意的感慨。”羊化”可能指的是某种变化或衰落,而”凤衰时”则暗示了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表达了对旧日辉煌不再的哀叹。
  • 池空半落流云影,松古偏余积雪枝。:这句诗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流水带走了往日的热闹,而那些古老的松树依旧坚守着它们的孤独。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永恒不变之美的向往。
  • 应是丹台曾籍记,喜于莲社结幽期。:最后两句诗表明,诗人曾经在某一时期有过一段美好的经历,这段经历如同仙境一般,充满了神奇和美好。”莲社结幽期”可能是指在某个特殊的时期,如佛教的净土宗中,人们聚集一起,追求精神上的净化和升华。
  1. 艺术特点
  • 意境深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丰富的情感吸引了无数读者。它不仅仅是对景物的描写,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和哲思的探讨。
  • 语言优美:黎民表的诗歌语言清新脱俗,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每一句都像是精心雕琢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享受。
  • 象征手法:在这首诗中,作者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例如,”玉京琳殿”可能象征着高远的理想,而”上客琴尊”则代表了文人雅集的情景。

《同傅木虚刘安元童仲良游五仙观》不仅是一首表现诗人个人情感和审美追求的诗作,更是明代诗歌艺术的一个重要代表。它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内涵,成为后世研究和欣赏的对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