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儿行

健卒径入民家住,鸡犬不存谁敢怒。
三岁幼儿夜啼饥,天明随翁采薯芋。
采未盈筐翁未归,儿先归来与卒遇;
抱儿将鬻远乡去,手持饼饵诱儿哺。
儿掷饼饵呼爹娘,大声哭泣泪如雨;
邻人见之摧肝肠,劝卒抱归还其妪。
妪具酒食为卒谢,食罢咆哮更索赂;
倘惜数金赎儿身,儿身难将铜铁锢。
此语传闻遍诸村,家家相戒谨晨昏;
骨肉难甘生别离,莫遣幼儿乱出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抱儿行》是唐代诗人张仲素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收录于《全唐诗》中。
该诗描述了古代妇女在怀孕期间的辛苦和艰难生活。诗歌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出孕妇在怀胎期间所承受的身体负担以及她们内心的煎熬与希望。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开头:诗人首先用“抱儿行”这一标题来引出主题,暗示这是一首关于妇女怀孕、分娩的诗歌。

  2. 描述场景

    • “抱儿行”,指孕妇在行走时抱着孩子。这里的“抱儿”不仅仅是生理上的负担,更是情感和心理压力的表现。
  3. 内心世界:通过诗句中的描写,“怀中儿大如小山”,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出怀孕期间的沉重感。“愁杀行人”,直接表达了母亲对孩子的担忧与思念之情。

  4. 社会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