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无粥饘,来垦海东田。海东野牛未驯习,三人驱之两人牵;
驱之不前牵不直,偾辕破黎跳如织。使我一锄翻一土,一尺、两尺已乏力;
那知草根数尺深,挥锄终日不得息。除草一年草不荒,教牛一年牛不狂;
今年成田明年种,明年自不费官粮。如今官粮不充腹,严令刻期食新谷;
新谷何曾种一茎,饥死海东无人哭。
海东屯卒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海东屯卒歌》是明代诗人卢若腾的作品。下面对这首诗进行深入介绍:
作者简介:卢若腾,字闲之,福建金门人,因金门为唐代时监牧地而得名“牧洲”。他是明崇祯庚辰十三年(1640)的进士,曾任浙江布政使左参议、宁绍巡海兵备道等职,以清廉著称,受到士民敬仰,并被建祠纪念。
诗歌原文:《海东屯卒歌》通过生动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展现了海东屯田者在艰苦环境中的生活状态。诗中描述了屯田生活的不易,以及他们为了生存而付出的巨大努力:“故乡无粥饘,来垦海东田。海东野牛未驯习,三人驱之两人牵;驱之不前牵不直,偾辕破黎跳如织。”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恶劣,还深刻揭示了屯田者与大自然斗争的真实情况,展示了他们在艰难环境下顽强生存的精神风貌。
主题思想:通过对《海东屯卒歌》的分析,不难看出其核心主题在于歌颂农民在艰苦条件下的坚韧不拔和勤劳勇敢。诗中所展现的屯田生活虽然艰辛,但农民们却凭借着对土地的深厚感情,不断克服困难,努力维持生计,这种精神值得后人学习和传承。
《海东屯卒歌》不仅是明朝时期的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价值的研究资料。通过阅读和研究这部作品,可以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人们的生活状态以及文人的文学创作风格,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农民坚韧不拔、勤劳勇敢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