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秋风气好,入夜暑微消。
女伴歌声合,娥眉月影娇。
密林时落叶,曲涧远通潮。
光霁渺无极,谁同倚玉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近秋风气好,入夜暑微消。
女伴歌声合,娥眉月影娇。
密林时落叶,曲涧远通潮。
光霁渺无极,谁同倚玉箫。
《立秋前二夕闻歌》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五言律诗。全诗共八句,原文如下: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满川风雨恶,帆势高低随计决。
淮海英灵竟何在?君不见山中有灵芝,我来采之山上颠。
亦未识人情世态深,故将孤客逢秋田。
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听到邻家小儿的歌声后,联想到自己年老力衰、无人相助的困境。全诗情感深沉,富有哲理性,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