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饮孟两峰宅论学

我亦樵西一草亭,引来秋水作围屏。
孤山月朗心寥寂,千壑云深路杳冥。
漫把清歌当酒唱,细传芳调与公听。
高声夜半惊闻远,稍放低柔意愈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饮孟两峰宅论学》是一首明代诗人霍与瑕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霍与瑕,字勉衷,明代广东南海人。他不仅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色,其文学造诣也令人称道。霍与瑕的仕途并不平坦,曾因为直言不讳而受到排斥。尽管如此,他的文学作品仍展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性深刻的理解和表达。
  2. 诗歌原文与解析
  • 我亦樵西一草亭:这句描绘了诗人自己简陋而宁静的生活环境,象征着诗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 引来秋水作围屏:通过秋水的引入,诗人创造了一种幽静深远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广阔和深邃。
  • 孤山月朗心寥寂:孤山上明亮的月光映照出诗人孤独而清冷的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 千壑云深路杳冥:这里用千壑和云层来象征人生路途的艰难和不可预知,体现了诗人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 漫把清歌当酒唱:诗人以清歌为酒,表达了他在寂寞中寻找慰藉的方式,同时也反映了他对音乐艺术的喜爱和追求。
  • 高声夜半惊闻远:夜深人静时,诗人突然听到了远处的声音,这一细节描写增加了诗歌的层次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激动和期待。
  • 稍放低柔意愈平:随着夜色渐深,诗人的情绪也逐渐平静下来,这反映出诗人对生命态度的豁达和超然。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诗歌的语言优美,节奏和谐,读来令人感到宁静而深思。同时,诗人在诗中巧妙地使用了象征和暗示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哲理性和深度。
  1. 文化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明代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但同时文人墨客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才情横溢的作品。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精湛的技巧上。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融入其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1. 历史影响
  • 《夜饮孟两峰宅论学》自创作以来,一直被后人传颂和研究。许多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解读,认为这首诗不仅是霍与瑕个人才华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的一个重要成果。
  1. 现代意义
  • 虽然时代已经变迁,但霍与瑕的这首诗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感受自然之美,同时也教会我们在面对困难时要保持平和的心态。

《夜饮孟两峰宅论学》不仅是霍与瑕个人才华的展示,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的经典之作。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精湛的艺术技巧和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