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马出皇都,忽逢君子车。
骐骥骋康庄,驽骀幸追趋。
连日奉德辉,良晤订蒙愚。
中夜起达朝,恐负此久要。
匆匆遽言别,谁复相提挈。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文学作品《德州别达泉朱殿撰》是一首古诗,表达了作者在别离时的情感。下面对这首作品进行详细介绍:
- 作者背景
- 明初文人:霍与瑕,字仲高,明洪武年间人,为明代初期的著名文学家。他的作品在当时就颇受好评,其诗作多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历史时期:这首诗作写于明朝初年。《德州别达泉朱殿撰》创作于明初,反映了那个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 诗文内容
- 开篇描绘:首二句“驱马出皇都,忽逢君子车”,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骑马走出京城,忽然看到一位贵人的车驾。这里的“君子”指的很可能是当时的贵族或官员,诗人对其身份表示出尊敬。
- 人物对比:“骐骥骋康庄,驽骀幸追趋。”这里通过骏马和驽马的对比,暗示了君子与小人的不同命运,也反映了社会阶层的悬殊。
- 情感表达:“中夜起达朝,恐负此久要。”诗人担心因为长时间的交往而辜负了对方的期望,体现了他对这次相遇的重视和珍惜。
- 离别场景:“匆匆遽言别,谁复相提挈。”描述了诗人匆忙告别的情景,表达了对未来相见的期盼以及可能失去联系的无奈。
-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对不同人物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思考。诗中既有对权贵的敬畏也有对普通人生活的关注,展现了作者深厚的人文情怀。
- 艺术手法:采用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的艺术手法。如“骐骥”与“驽骀”的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深意,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语言风格:整首诗用词简练,语言质朴,体现了明初诗歌的典型风貌。
《德州别达泉朱殿撰》不仅仅是一首诗文,它更是明朝初期文人生活、思想与社会现实的一个缩影。通过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作者的才华和情感,还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