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云壑

望山寻水不惮遥,白云红树喜相招。
梦回茅屋潇潇雨,又得留君住一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云壑》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作品背景与艺术特色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蓝仁,字静之,元末明初福建崇安人。他的诗作以和平雅淡著称,其诗歌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蓝仁放弃了科举考试,转而专意于诗歌创作。他师从杜本,学习四明任士林的诗法,并最终成为武夷书院的山长。
  1. 文学价值
  • 此诗通过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物情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寄情山水的意境。
  • 诗句中“白云红树喜相招”形象生动地表达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而“又得留君住一宵”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
  •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读来朗朗上口,易于理解同时引人深思。
  1. 艺术特色
  • 《赠云壑》的用词考究,遣词造句恰到好处,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超的语言技巧。
  •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山川河流的壮丽景色,又有茅屋潇潇雨的宁静氛围,使得读者能够在不同的画面间自由切换,产生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共鸣。
  • 诗的结构紧凑严谨,每一句都围绕着中心主题进行展开,形成了一幅完整的艺术画卷。
  1. 文化意义
  • 作为元末明初的作品,《赠云壑》不仅记录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还反映了社会的变迁和文化的发展。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人对于山水之美的追求和表达,以及他们如何将个人的情感和哲思融入到自然景观之中。

《赠云壑》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吸引了无数读者,更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丰富的历史信息,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