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南山邑长

三年北阙登黄榜,一日南山卧白云。
谁信陶潜贫嗜酒,自知贾谊少能文。
山城闻雁惊春早,客舍囊萤坐夜分。
九曲桃花今烂漫,扁舟好访武夷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南山邑长》是元末明初蓝智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的生平与性格,也体现了其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及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下面将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蓝智,字明之或性之,元末明初福建崇安人,是蓝仁的弟弟。他在元末与兄一同前往武夷师从杜本,之后绝意科举,一心投入诗歌创作中。他的诗作清新婉约,与哥哥齐名,有《蓝涧集》传世。
  1. 作品原文
  • 三年北阙登黄榜:描述了诗人三年前在官场上的得意时刻,意指他曾经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得到了朝廷的青睐和官职。
  • 一日南山卧白云:表达了诗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追求,他选择在山间静卧,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
  • 谁信陶潜贫嗜酒:引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自己对于清苦生活的坚持,以及他不以物质财富为重的人生态度。
  • 自知贾谊少能文:暗喻了自己虽然才华有限,但却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能力范围。
  • 山城闻雁惊春早:描绘出诗人在山城之中听到大雁南飞的声音,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已经来临。
  • 客舍囊萤坐夜分:形容了诗人在异乡的生活状态,他为了学习,不得不在夜晚点蜡烛读书至深夜。
  • 九曲桃花今烂漫:展现了诗人眼中春天的美景,九曲桃花开得正艳,充满了生机。
  • 扁舟好访武夷君:表达了诗人想要泛舟游历武夷山的愿望,向往自然的山水之美。
  1. 主题思想
  •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在于展现诗人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简朴生活的珍视。通过对比自己在官场上的得意与退隐山林的生活,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态度和对自然的深深热爱。
  1. 艺术特色
  • 《寿南山邑长》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运用了传统的意象来表达个人情感;二是通过对历史人物的引用增强了诗歌的深度;三是在形式上遵循了律诗的规则,保持了古典诗歌的庄重美。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是文学艺术作品,也是研究元代诗歌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环境及其对文人的影响。
  1. 现实启示
  •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可能会对这首诗中的“谁信陶潜贫嗜酒,自知贾谊少能文”产生共鸣,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时,不应忘记内心的平和与自我价值的实现。同时,“九曲桃花今烂漫,扁舟好访武夷君”这一句,也可以启发现代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自然之美,进行心灵上的放松与滋养。

《寿南山邑长》是一首充满哲理且富有情感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的社会背景和文人的心态,还可以从中汲取到关于人生态度、自然之美以及精神追求的重要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