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侯昔居白云中,爱写纨扇生秋风。千岩万壑不盈尺,山桥草阁连青枫。
清溪漠漠春流急,苦竹丛深晚烟湿。更言鸡狗傍茅茨,似有豺狼在原隰。
度桥一老若忘机,欲行未行风满衣。杖藜恐是避世者,日暮似闻歌采薇。
山人望山归未得,画阁想像湖边宅。干戈澒洞十年馀,风雨松楸万山隔。
鹅湖山高湖水长,昔翁读书清隐堂。秋林伐木鹤鸣谷,春雨傍船鱼在梁。
人生万事浮云变,旅食他乡岁时倦。尚想前贤抱隐沦,始知处世甘贫贱。
茅斋西南武夷岑,云雾苍莽龙蛇深。致君尧舜苦无术,万里江湖劳寸心。
君不见商山之翁头似雪,一朝羽翼扶汉业。丈夫出处自有时,耕岩钓濑谁能知。
程氏之祖世居鹅湖尝题其读书之室曰湖山清隐芳远既居武夷乃以所得况肩吾山水扇面请予赋诗为歌长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湖山清隐》是清代诗人李调元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诗共四联。第一、二联写鹅湖读书之室;第三、四联则借程氏祖居武夷山而作的山水扇面来表达自己的志向和抱负。
这首作品以清幽宁静为基调,通过描绘鹅湖读书之室与武夷山之间的对比,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其中,“既居武夷乃以所得况肩吾山水扇面请予赋诗为歌长句”一句尤为突出,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体现了他对故乡山水的深厚感情。
整首作品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通过对鹅湖读书之室与武夷山自然美景的对比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情的语言,成为了清代文学中的一篇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