衍圣公酬述四章

昔迹洙泗,亦涉其流。
涉流潺湲,不以济舟。
岂彼流水,不以济舟。
漪彼流水,不以济舟。
万里清流,万古安流。
会海共壑,区宇扶浮。
昔迹洙泗,亦问其源。
其源脉脉,其悠渊渊。
岂彼造次,是可问津。
浴彼洙水,既浴我尘。
浴彼泗水,复浴我尘。
尘斯浴矣,敢云问津。
饮彼洙水,既洗我心。
饮彼泗水,亦洗我心。
我心则洗矣,敢云问津。
昔迹洙泗,亦瞻孔林。
维桧斯茂,维柏斯森。
猗彼桧根,今几千春。
猗彼柏阴,今几千春。
瞻彼桧矣,天露为之溉。
瞻彼柏矣,天露为之泽。
粤桧与柏,实天生德。
泽彼桧柏,万世之阴。
勿剪桧柏,万世之心。
昔迹洙泗,亦望岱宗。
万仞其遥,万仞其崇。
眇予小子,南荒之弃。
望山斯登,望流斯溯。
矧伊岱宗,四岳所视。
彼何人斯,允怀岱宗。
彼何人斯,同陟岱宗。
瞻彼岱宗之人兮,悠悠我心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衍圣公酬述四章》是明代诗人霍韬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孔子故乡深厚的情感,还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霍韬,明代诗人、学者,以其深厚的文化修养和独特的文学风格著称。他在文学创作中多有涉猎,尤以诗作最为人称道。
  1. 诗歌原文
    昔迹洙泗,亦涉其流。
    涉流潺湲,不以济舟。
    岂彼流水,不以济舟?
    漪彼流水,不以济舟。
    万里清流,万古安流。
    会海共壑,区宇扶浮

  2. 诗词赏析

  • 历史与文化的交融:《衍圣公酬述四章》通过对洙泗河流的描绘,反映了古代圣人孔子的故乡济宁的历史变迁。通过“昔迹”到“万古安流”的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传承。
  • 哲理与自然的融合:诗句中的“万里清流,万古安流”,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述,更是对永恒不变真理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转和宇宙永恒的感慨。
  • 艺术与情感的结合:诗人在表达对故乡情感的同时,也展示了他的文学造诣。诗句中的用词考究,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 思想与情感的对话:“岂彼流水,不以济舟?”这一句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体现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它启示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应盲目寻求外在的帮助,而应自强不息。

《衍圣公酬述四章》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诗歌,它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深刻的哲学思想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对于热爱文学的人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阅读的享受,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