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径萧萧带郭斜,小亭池畔半蒹葭。
邀欢白苎风前曲,爱客青山雨后花。
远塞风尘催岁律,故人消息尽天涯。
醉归晚度看流月,忽忆溪山上钓槎。
彭南元明府招赴池亭野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彭南元明府招赴池亭野酌》是明代诗人戴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价值,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学宝藏。
这首诗的作者戴记,其生平与作品背景同样值得细细品味。他是明代人,号梧台,东莞人,曾中进士,后任楚雄知府,有《游滇稿》流传后世。戴记的作品多以山水自然为主题,描绘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在戴记的作品中,既有对家乡山水的怀念,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彭南元明府招赴池亭野酌》本身,就是一首极具代表性的作品。诗中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草径萧萧带郭斜,小亭池畔半蒹葭,邀欢白苎风前曲,爱客青山雨后花。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与愉悦。同时,诗中的“远塞风尘催岁律,故人消息尽天涯”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牵挂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的语言精炼,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以及通过使用如“流月”、“溪山上钓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整首诗的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比、排比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感。
《彭南元明府招赴池亭野酌》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反映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感悟。这首诗及其作者戴记,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明代诗歌风貌和诗人精神世界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