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朔北土木道中

长驱四牡抵胡天,六月霜威已凛然。
野戍晚凉明候火,山城朝雨湿炊烟。
千家战马闲从猎,四望烽烟不报边。
却忆神龙回辇后,至今耕凿自年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使朔北土木道中》是明代诗人戴缙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全文如下:

长驱四牡抵胡天,六月霜威已凛然。 野戍晚凉明候火,山城朝雨湿炊烟。 千家战马闲从猎,四望烽烟不报边。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一位将军在北方边境巡视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边疆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将士们艰苦生活和边防安全的关切。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诗的开头“长驱四牡抵胡天”描绘了诗人率领军队深入北方的景象,用“长驱”表现了将军的英勇和决心。接着,“六月霜威已凛然”,通过描述天气的变化,展现了边境地区的严寒和战士面临的严峻考验。“野戍晚凉明候火”,描述了边疆哨所的宁静与战士们的生活状态;同时,“山城朝雨湿炊烟”,则反映了自然环境和战争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影响。

“千家战马闲从猎”,“四望烽烟不报边”,这两句进一步展示了边疆的寂静与战事的紧张,同时也反映了军民之间的紧密联系和相互依赖。最后两句“却忆神龙回辇后,至今耕凿自年年”,则是诗人对过去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和平生活的向往。

《使朔北土木道中》不仅是一首反映边塞风光的诗歌,更是一种对将士们辛勤付出的赞美和对他们生活环境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明朝时期的军事文化和边疆生活,同时感受到古代文人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及其表达方式的独特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