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溪归乐

未及稀年蚤挂冠,急流涌退似君难。
数茎发为忧民白,一寸心缘报国丹。
锦诰便蕃褒政善,芳名藉甚着朝端。
鳌溪溪上多幽趣,明月清风取次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鳌溪归乐》是明代诗人谢一夔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高尚的人生理想。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谢一夔,明代诗人,生于明仁宗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卒于明宪宗成化二十三年(公元1488年)。天顺四年进士,明英宗钦点状元,曾出任翰林学士、礼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在安义县乔乐乡前泽村发现了一块汉白玉墓碑,经清洗后考证为明代天顺四年一甲进士、状元谢一夔墓碑。
  1. 诗句解读
  • “未及稀年蚤挂冠”:表达了作者年轻时就辞官归乡的决心,意指他不想继续仕途生涯。
  • “急流涌退似君难”:比喻自己的仕途之路充满了困难和挑战,如急流般难以驾驭。
  • “数茎发为忧民白”:用头发比喻忧国的情怀,白发象征着年纪已长,但忧国之情依旧强烈。
  • “一寸心缘报国丹”:表达了作者为国家尽忠报国的坚定意志,心如赤子,忠诚不渝。
  • “锦诰便蕃褒政善”:暗示了因政绩突出而得到皇帝的赏识和嘉奖。
  • “鳌溪溪上多幽趣”:描述鳌溪的自然风光,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
  • “明月清风取次看”:表达了作者在闲暇之余欣赏自然美景的雅兴。
  1. 文学价值
  • 《鳌溪归乐》不仅展现了谢一夔的诗歌才华,还反映了明代文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背景。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精湛的艺术手法和丰富的情感表达,成为了研究明代文化的重要文献。

《鳌溪归乐》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诗歌,更是明代文人精神世界和时代风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解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的文化特点和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