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本师归自匡山先扎赋此寄讯

江上匡庐峰,苍翠矗空起。
岿然宇宙外,五岳皆平峙。
吾师久驻锡,尽挹江山美。
道与峦岫高,长江失涯涘。
宗风久颓落,赖师为振起。
宁续青原灯,挺出曹溪指。
不向如来行,自深微妙理。
师随野鹤踪,一到冬春徙。
我本沉冥人,感师示遐轨。
团圞一室中,悟言笑相视。
谕以惜馀年,提以超生死。
惘惘恣游行,遂得皈依旨。
钟鸣漏欲尽,艰难相徙倚。
自幸有良缘,威光莫予鄙。
近乃营口腹,担囊匿溪沚。
引领重徘徊,云间堕双鲤。
长跪读尺书,恍惚在瞻跂。
行披庾岭云,随风迎道履。
雷峰月正秋,共作大欢喜。
琉璃一碗灯,杨枝一滴水。
大地遍光明,并照愚蒙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天然本师归自匡山先扎赋此寄讯》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全诗如下:

天台石室有仙人,不食荤血惟茹素。

自然之性在人心,万法皆从心起灭。

一朝悟得无生义,身心顿觉如梦幻。

世间荣辱与我何干?但愿长作山中客。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天然本师归自匡山的感慨和寄语。诗人通过描述天台石室中的仙人生活,强调自然之性在人心的重要性,并阐述了一种无生义的观点,认为身心可以达到如梦幻般的状态。最后,他表达了希望长作山中客的愿望,隐含着对尘世生活的厌倦与向往归隐的心境。

这首诗体现了杨万里的禅宗思想和山水情怀,通过自然的意象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