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望诸陵

落日诸陵上,森森殿阁阴。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
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
牛山登望意,万古一沾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作品《西山望诸陵》是一首描绘诗人登高望远,感慨时事的古诗。这首诗出自明代诗人谢与思之手,其内容主要表达了作者在落日余晖中遥望诸陵,对历史沧桑和人间贵贱的深刻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留恋。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落日诸陵上,森森殿阁阴。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
    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
    牛山登望意,万古一沾襟。

  2. 诗句解析

  • 落日诸陵上,森森殿阁阴:这句描述了夕阳西下之时,群山之上宫殿的轮廓显得更加幽暗深邃。
  • 人间金册贵,泉下玉舆深:通过对比人世间的荣耀与泉下世界的寂静,表达了对死后世界的思考与好奇。
  • 霜露君王感,松楸客子吟:这里的霜露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君王的感慨与诗人作为游客的沉思交织在一起。
  • 牛山登望意,万古一沾襟:牛山象征永恒的哀愁,诗人登高望远的心情被这种情感所感染。
  1. 艺术特色
  • 景物描绘:诗中通过对落日、殿阁、松楸等景物的细腻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
  • 情感表达:通过对生死、荣耀、孤独等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 语言运用:谢与思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来深化诗歌的主题。
  1. 文化背景
  • 西山望诸陵:这一传统习俗源于古代帝王对陵墓的保护意识以及文人墨客对山水自然的热爱。
  • 历史人物:谢与思生活在明代,这一时期的文学创作深受当时社会风气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思想状态和文化追求。
  1. 诗歌鉴赏
  • 意境之美:诗中的景色描写不仅美丽,更带有深刻的哲理意味,使得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
  • 情感共鸣:这首诗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因为它触及了人类共通的情感体验和哲学思考,如生与死、荣与辱等。
  1. 现代意义
  • 历史文化传承:了解古代文学作品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 审美教育:优秀的古典诗词是进行审美教育和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资源。

《西山望诸陵》不仅是一首美丽的古诗,也是一部蕴含深厚哲理和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它通过简单的文字传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让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的思想深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