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赵中丞良弼

美人倏散不相聚,日暮停云低野树。当朝柱石望全功,避世衡茅自安堵。
宪节翩翩下浙西,海氛未息苍生苦。湖山风景惨淡秋,谁复兰舟载歌舞。
知君正气干层霄,栖霞岭头独吊古。奸臣骨朽忠魂在,潮吼钱塘至今怒。
武昌城高昔登临,黄鹤飞来衔好音。初加开府渔樵颂,先得荆州父老心。
丹枫叶凋鄂渚夕,含思坐落天际参。君不见辽阳戍垒日萧森,转饷艰难忧更深。
三韩乘秋多警急,烽火夜照枯桑林。圣主垂衣新御极,默俯公卿赐颜色。
将术奇正服单于,天教两戒限南北。君秉旄钺宣威德,三楚无虞通万国。
驰神每向承明庐,大江东流浩不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赠赵中丞良弼》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苏州)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在嘉靖年间中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王世贞的诗歌风格深受盛唐影响,主张摹拟盛唐,强调对李杜十四家作品的学习和吸收。他的代表作之一《送赵中丞良弼自楚开府还台公旧牧荆州为中兴循吏第一今其还也独晋左丞》便是其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
  1. 诗歌原文
  • 首联:见合两邦为反坫,忽传三殿有徵书。
  • 第二联:先朝旧露荆州冕,全楚今攀御史车。
  • 第三联:不独风棱堪独坐,即论循吏许谁如。
  1. 诗歌赏析
  • 情感表达:通过对比“两邦”和“三殿”的政治地位,以及提及荆州与全楚的历史背景,表达了对友人归来的热烈欢迎和对其贡献的高度评价。
  • 艺术手法:运用对仗工整的律句和绝句,展现了王世贞精湛的诗歌技巧和对古典文学的深厚理解。
  • 主题思想: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和对政治成就的肯定,体现了王世贞的忠诚与爱国情怀,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文学上的崇高地位和广泛影响力。
  1. 写作背景
  • 《送赵中丞良弼自楚开府还台公旧牧荆州为中兴循吏第一今其还也独晋左丞》是王世贞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作品,反映了他对朋友的支持和期望其在政治和文学上取得更大成就的心情。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是王世贞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也是明代文学和文化的重要标志。它展示了明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对国家政治的关注。

《寄赠赵中丞良弼》不仅在艺术上具有极高的价值,而且在文化和历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这首诗不仅是王世贞个人才华的展示,也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