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倏散不相聚,日暮停云低野树。当朝柱石望全功,避世衡茅自安堵。
宪节翩翩下浙西,海氛未息苍生苦。湖山风景惨淡秋,谁复兰舟载歌舞。
知君正气干层霄,栖霞岭头独吊古。奸臣骨朽忠魂在,潮吼钱塘至今怒。
武昌城高昔登临,黄鹤飞来衔好音。初加开府渔樵颂,先得荆州父老心。
丹枫叶凋鄂渚夕,含思坐落天际参。君不见辽阳戍垒日萧森,转饷艰难忧更深。
三韩乘秋多警急,烽火夜照枯桑林。圣主垂衣新御极,默俯公卿赐颜色。
将术奇正服单于,天教两戒限南北。君秉旄钺宣威德,三楚无虞通万国。
驰神每向承明庐,大江东流浩不息。

【注释】

美人:指中丞赵良弼。倏(shū)散:忽然分散。柱石:比喻支柱或骨干力量,这里用以比喻赵良弼。当朝:在朝廷任职。衡茅:简陋的茅屋。宪节:御史之车。浙西:今浙江西部地区。海氛:海贼。沧生:百姓。兰舟:泛指船。吊古:凭吊古迹,这里指凭吊岳飞墓。奸臣:指秦桧。骨朽:指秦桧已死,死后骨头腐烂。潮吼:潮水声大作。武昌城:指鄂州(治所在今湖北鄂州),当时为抗金前线。黄鹤:即黄鹤楼,旧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江边。开府:开府仪同三司,古代官名,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荆州:今湖北江陵,时在南宋境内。丹枫叶:枫叶呈丹红色。鄂渚:鄂州附近。辽阳戍垒:指金国在东北辽阳一带的守军。三韩:指女真族建立的大金国。乘秋:趁秋季到来之时。警急:警报紧急。烽火:边防上的报警信号装置。圣主:指宋高宗,高宗是南宋开国皇帝赵构,他继位时年幼,由高宗的叔父赵构即位。垂衣新御极:指皇帝垂拱听政,新君即位。默俯:默默俯视,指皇帝对政事不闻不问。单于:匈奴的首领。将术:兵法、战术。天教:老天爷的意思,这里用来形容皇上的命令。两戒:两次禁止。限南北:阻止南北分裂。三楚:指今湖北、湖南和江西一带。通万国:使各国都互通往来。驰神:精神振奋。承明庐:皇宫中供奉经书的地方,即文华殿或文德殿。东流:向东奔流。

【译文】

美人突然离散没有在一起,太阳落山后云彩低垂在野外。朝廷中像柱石一样的支柱希望建功立业,避世隐居在简陋的茅屋自得其乐。御史之车从浙西下来,海贼还没有平息百姓苦不堪言,湖山景色惨淡秋天来临,谁又载歌舞的船只来游玩呢?知道你有正气高扬干云霄之上,栖息在霞岭头独自凭吊旧日遗迹。奸臣死了忠魂还在,至今潮水还在钱塘怒吼。武昌城高以前登临过,黄鹤楼飞来衔来好消息。刚加开府就得到渔樵颂歌,先得到荆州父老的心。丹枫叶凋谢在鄂渚夕照,含情脉脉坐落天际参差。您看见辽阳戍垒日色萧森,转饷艰难忧患更深沉。三韩乘秋多警急,烽火夜照枯桑林。圣主垂衣新御极,默默俯视公卿赐颜色。将术奇正服单于,天教两戒限南北。你秉旄钺宣威德,让三楚没有忧虑和祸乱。驰神每向承明庐,大江东流浩不息。

【赏析】

《寄赠赵中丞良弼》是一首七言绝句。诗人以“美人”喻中丞良弼,赞美其忠诚耿直,气节如山,并借“美人”“日暮”“停云”等意象,渲染一种凄迷哀婉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中丞良弼的深情厚谊。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首联“美人倏散不相聚,日暮停云低野树。”写美人忽然离散,没有在一起,太阳落山后云彩低垂在野外。诗人运用拟人的手法,把美人比作云彩,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中丞良弼的思念之情。

颔联“当朝柱石望全功,避世衡茅自安堵。”写朝廷中像柱石一样的支柱希望建功立业,躲避世俗隐居在简陋的茅屋自得其乐。诗人以“柱石”比喻良弼,赞颂其坚守职责、不畏权势的精神风貌。

颈联“宪节翩翩下浙西,海氛未息苍生苦。”御史之车从浙西下来,海贼还没有平息百姓苦不堪言。诗人借用“宪节”这一意象,既点明了地点,又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切之情。

尾联“湖山风景惨淡秋,谁复兰舟载歌舞。”湖山景色惨淡秋天来临,谁又载歌舞的船只来游玩呢?诗人通过“惨淡”、“载歌舞”等意象,抒发了自己对时局动荡、国家危难的忧虑之情。

此诗通过对良弼的赞美与怀念,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高远,情感真挚,是一首难得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