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庐不临车马道,交游须待商山老。
泉冲涧石声自清,霜染江枫色更好。
暗响泠泠常满耳,一朝野望净于扫。
驯雀下阶相对闲,钩帘独坐披素抱。
儿借佛书越松岭,归来短衣沾雪冷。
老禅为说梅初花,纸窗幽寂横瘦影。
杖藜不到诸天遥,卧听清钟彻凡境。
注释:
野父杂感
结庐不临车马道,交游须待商山老。
泉冲涧石声自清,霜染江枫色更好。
暗响泠泠常满耳,一朝野望净于扫。
驯雀下阶相对闲,钩帘独坐披素抱。
儿借佛书越松岭,归来短衣沾雪冷。
老禅为说梅初花,纸窗幽寂横瘦影。
杖藜不到诸天遥,卧听清钟彻凡境。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隐士生活的诗,诗人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描绘了隐士的生活情景和感受。
第一句“结庐不临车马道”,意为隐居者选择的居所远离车马喧哗的道路,表达了隐士追求宁静、远离尘嚣的生活态度。
第二句“交游须待商山老”,意为结交的朋友必须是那些像商山那样高洁的人,表达了隐士对朋友的要求。
第三四句“泉冲涧石声自清,霜染江枫色更好”,描绘了山林间的美景,泉水冲击着山石发出清脆的声音,霜降后江边枫叶的颜色更加鲜艳,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向往。
第五六句“暗响泠泠常满耳,一朝野望净于扫。”描绘了夜晚的宁静,诗人常常被这宁静的声音包围,心中充满了宁静和安宁。
第七八句“驯雀下阶相对闲,钩帘独坐披素抱。”描绘了与驯养的鸟儿在台阶上闲谈的场景,自己独自坐在屋内,披着白色的衣裳,抱着一本佛经。
第九十句“儿借佛书越松岭,归来短衣沾雪冷。”描绘了儿子带着佛书翻过松岭回家的情景,回来时衣服都沾上了雪花,表达了诗人对孩子的关爱和思念。
第十一十二三句“老禅为说梅初花,纸窗幽寂横瘦影。”描绘了老僧在讲述梅花初开的景象,自己则坐在纸窗旁静静地听着。
第十四五句“杖藜不到诸天遥,卧听清钟彻凡境。”描绘了诗人独自坐在家中,静静地听着清钟的声音,感觉仿佛置身于神仙的世界。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隐士的生活情景和他们的内心世界,表达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赞美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