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路迷愁无那,凉夜疏林老夫坐。蹇驴龁草人正饥,野翁敲石取新火。
须臾炊黍摘秋果,小有洞天曳杖过,仙境踟蹰岂敢唾。
山灵预知待客星,虎穴应教黑雾锁。欲蹑玄踪不易到,峭壁攀萝壮襟抱。
轩皇驾龙无还期,精华长耀金光草。少陵题后独啸傲,历揽瑰奇恣所好。
忆昔道傍贤主人,一饭至今尚思报。别来音问若为通,三十几度梨叶红。
嗟彼枯骨蒿莱中,梦着已忘旧颜面,遥寄此情东北风。
拟少陵忆昔行望王屋天坛二山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少陵忆昔行望王屋天坛二山作》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这首诗是作者在一次游览王屋山和天坛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全诗共四句,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思考空间。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创作背景与目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在韩愈游览王屋山和天坛时,他被这两处景点的自然景色所吸引,从而产生了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同时,他也对自然美景进行了赞美。这首诗可能是为了表达他对古人的敬意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艺术特色:韩愈的诗歌以豪迈、激昂著称,但在这首诗中,他采用了较为委婉、深沉的手法,通过对古代先贤的怀念和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他的感慨和思考。整首诗的语言简练,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思考空间。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表达对古代先贤的敬仰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怀念古代先贤,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尊重和对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自然美景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文学价值:作为韩愈的代表作之一,《拟少陵忆昔行望王屋天坛二山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它不仅体现了韩愈的诗歌风格和艺术特色,也展现了他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厚情感。此外,该诗还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能够激发读者对历史和文化的兴趣,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