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旬浩淼阅居诸,六月流澌溜决渠。
处处坳堂舟是芥,村村立水木栖苴。
平坡涌雪涛声壮,触石奔雷岸势虚。
落落沙坪低草屋,茫茫浦溆没樵渔。
遥村晓失啼猿树,隔岸昏移啄雀除。
息壤坤维连岁漏,笭箵人事望洋趋。
蚍蜉失土还依壁,蛙鼓无声只傍闾。
侍子乘橇传汲绠,园丁束筏拾薪樗。
巢居尚有身家乐,陆处都无井灶馀。
桥仆总知归浩劫,年荒那复问菑畬。
乘舟人市寻常耳,冷突无烟岂偶欤。
矗矗楼台藏蜃蛤,■畇原隰变沮洳。
芋苗盐糁聊供饤,豆梗藜羹不愿鱼。
何伹夕春吾屋断,瞥看晨火比邻疏。
拚他茗碗皆狼藉,直恐荣攘费拮据。
摧折渭川千亩竹,纵横杨子一床书。
井居需养非秦政,则壤淘滩忆禹疏。
谩道五才惟坎德,由来大壑可归墟。
鸣榔击汰此中子,连袂垂帘何处杼。
独有贫家最萧瑟,江流人世更何如。
丙辰大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丙辰大水》是明代诗人韩晟创作的一首古诗。这首诗通过对丙辰年(1576年)大水灾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生活的困苦。《丙辰大水》不仅是对自然灾害的记录,也是对那个时代人们生存状态的真实写照。
韩晟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对人民苦难的同情。诗中“处处坳堂舟是芥,村村立水木栖苴”描绘了洪水淹没村庄,船只如同小草般在水面上漂浮的景象。这种直观而生动的描写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那片被洪水侵袭的土地上,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对自然的敬畏。
韩晟的诗歌创作背景是在明朝万历年间,这一时期的社会矛盾和自然灾害频繁发生。韩晟作为一位举人,曾任浙江遂安令,后选择隐退生活。他的诗歌往往带有浓厚的忧国忧民色彩,这与他的政治经历和个人感慨密切相关。
韩晟的诗歌在艺术表现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的诗作语言简练,情感真挚,能够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个人情感浓缩在寥寥数语之中。例如,“六月流澌溜决渠,处处坳堂舟是芥”这两句,不仅描述了洪水的场景,更通过对比展现了洪水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丙辰大水》不仅是韩晟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交融的艺术作品,也是研究明代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生活状态,同时也能感受到古人对于自然灾害的态度和应对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