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太守易士美

昔年曾共玉京游,邂逅雷阳信宿留。
寇竹裁蕃遗爱在,菟裘归老宦情休。
青冥黄鹄谁能弋,水局山屏尽自由。
七十周星初度合,从头重看碧湖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寿太守易士美》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首古诗,由明代诗人顾璘所作。这首诗是顾璘在担任开封知府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地方治理的愿景和对友人的期望。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顾璘(1476—1545),字华玉,号东桥居士,是明苏州府吴县人。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与同里陈沂、王韦并称为金陵三俊,后与朱应登并称四大家。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诗为“昔年曾共玉京游,邂逅雷阳信宿留。寇竹裁蕃遗爱在,菟裘归老宦情休。”其译文大致如下:“从前我们一起游览过玉京之地,在那里偶遇雷阳,留下美好回忆。寇竹之策留下了遗爱,而我已经归隐退职,不再追求仕途。”
  1. 作品风格
  • 这首诗的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顾璘擅长以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情感和哲理,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佳作。
  1. 历史背景
  • 《寿太守易士美》创作于明朝正德年间,当时顾璘担任开封知府。在政治斗争中,因忤逆太监廖堂而被捕入狱,后被谪贬至全州。这段经历让顾璘对官场有了更深的认识,也促使他更加关注民间疾苦,致力于文学创作。

《寿太守易士美》不仅是明代诗歌的经典之作,也是顾璘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体现。它不仅展现了顾璘的才华和情感,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料。在欣赏这首诗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