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泗水

涉泗水兮弥弥,望崇岳兮圣之里。瞠予目兮四顾,心摇摇兮不获所至。
车踣兮马仆,仆夫号兮憩中路。怅予怀兮曷酬,嗒长悲兮永休。
斫孤桐兮孔良,弦独茧兮弹清商。金徽的兮按节,恍下上兮虞唐。
世寥寥兮莫予揆,缅长吁兮何廷。檀卿杳兮子期死,愁黯黮兮抱以没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涉泗水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属于《国风·召南》篇。这首诗通过描绘泗水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圣人之道的向往和追求,同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涉泗水的相关内容:

  1. 创作背景:涉泗水是《诗经》中的一首诗,属于《国风·召南》篇。据传,孔子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教授弟子,因此涉泗水也暗指孔门。诗中“泗水”象征着孔门,喻示着圣人之道如春风般催发生机、点染万物。
  2. 内容解析:诗中开头便描述了泗水之滨的景象,车仆马仆、仆夫号呼,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表达了诗人心中的失落和无奈,无法找到慰藉,只能长叹。诗中还提到了孤桐琴音和清商曲调,以及金徽的节拍,都展现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交融。
  3. 文学价值:涉泗水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和人民情感的重要文献。它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首寓意深远的哲理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隐喻了圣人之道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4. 后世影响:涉泗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历代文人对其赞不绝口。它不仅影响了后世的诗歌创作,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涉泗水作为《诗经》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在艺术表现上也达到了很高的水平。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感受到古代诗歌的魅力,还能从中领悟到古人对生活、对社会、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