偕邃谷子登映江楼

秋风遥上越江楼,两岸云山共别愁。
日暮海门潮正急,烟生沙碛树如浮。
襟期此日还看剑,尊酒他乡且系舟。
梅岭古来多瘴厉,南行敢说是奇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偕邃谷子登映江楼”是明代诗人韩邦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秋风遥上越江楼,两岸云山共别愁。
    日暮海门潮正急,烟生沙碛树如浮。
    襟期此日还看剑,尊酒他乡且系舟。
    梅岭古来多瘴厉,南行敢说是奇游。

  2. 作者介绍
    韩邦奇,字汝节,号西园,明代著名文学家、史学家、思想家,与王世贞齐名,被后人誉为“南有王世贞,北有韩邦奇”。韩邦奇的生平颇为传奇,他不仅文学成就斐然,还对历史和军事有着深入研究和独到见解。他的文学创作以诗歌为主,风格清新,富有哲理和深刻的社会意义。其作品常以自然景色为题材,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情感,反映社会现实。

  3. 诗歌赏析

  • 秋意浓重:首句“秋风遥上越江楼”,以秋风起时登上江南江楼的景象开篇,营造了一种深秋季节的宁静与凄凉之感。秋风作为秋天的象征,在这里不仅渲染了秋天的氛围,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萧瑟与孤独。
  • 山水别离:“两岸云山共别愁”,表达了作者在江边远望,看到两岸连绵起伏的山脉以及与之共存的淡淡忧愁。这里的“共”字,传达出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人世间离别之情的共鸣。
  • 潮声海景:“日暮海门潮正急,烟生沙碛树如浮。”描绘了夕阳西下之时,海边潮水汹涌的景象,以及烟雾缭绕中沙洲上的树木若隐若现的美景。这里通过强烈的视觉和听觉对比,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与变幻无常,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激动与感慨。
  • 怀古伤今:“襟期此日还看剑,尊酒他乡且系舟。”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他国,面对旧日梦想和现实的反差之际,仍怀揣壮志豪情,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同时,诗人借饮酒消愁,表达出一种超脱物外、潇洒自如的人生态度。
  • 瘴疠之苦:“梅岭古来多瘴厉,南行敢说是奇游。”揭示了南方某些地区由于气候条件恶劣而常有瘴气(疟疾等疾病),使得旅行充满风险。然而,即便如此艰难,诗人仍敢于踏上这样的旅程,显示了他不畏艰难的坚强意志和冒险精神。

《偕邃谷子登映江楼》不仅是一首表现个人情感与哲思的诗歌,更是一幅细腻描绘自然景色、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艺术作品。它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的独特看法和深刻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