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乡郡朱太守

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传中名。
爱民不数刘宽恕,律已还高伯起清。
莫叹长才淹白发,终期入相慰苍生。
独惭浅薄登清要,补报无能负圣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乡郡朱太守》是明代诗人韩雍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韩雍(1422—1478),字永熙,明苏州府长洲人,是明朝的名臣,以廉洁和才干著称。他曾任御史,巡按江西,弹劾贪墨官吏,后因宁王事件被夺官。再起后曾参与大藤峡徭、僮等族民众起事的处理,后任左副都御史,提督两广军务,有才略,治军严,但因谤议而致仕。

  2. 诗歌原文与解析:韩雍的这首诗题为《寄乡郡朱太守》,全文如下:“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传中名。爱民不数刘宽恕,律已还高伯起清。莫叹长才淹白发,终期入相慰苍生。独惭浅薄登清要,补报无能负圣明。” 整首诗表达了韩雍对朱太守的赞美之情和对自己未能更好地为国为民服务的遗憾。

  3. 主题分析:《寄乡郡朱太守》不仅展现了韩雍作为官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体现了他对清廉政治和公正执法的追求。通过这首诗,韩雍向朱太守传达了对他政绩的认可以及对清廉政治的期望。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虽才华横溢却未能充分发挥,深感遗憾的情绪。

韩雍的《寄乡郡朱太守》不仅是对一位地方官员的赞扬,也是对当时社会政治状况的一种反思,其深刻的思想和情感至今仍能给予读者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