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传中名。
爱民不数刘宽恕,律已还高伯起清。
莫叹长才淹白发,终期入相慰苍生。
独惭浅薄登清要,补报无能负圣明。

让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1.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2. 在诗句中添加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3. 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进行解读:

  1. 一郡黎元仰福星:这里描述了整个郡中百姓仰望着这位官员(福星),象征着他对地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2. 已魁循吏传中名:他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形容他在任内的成就非凡,名声显赫。

  3. 爱民不数刘宽恕:表达了他对民众的爱怜之情,并不只是简单地处理案件,而是关心百姓的生活。这里的“爱民”指的是对人民的关怀与照顾。

  4. 律已还高伯起清:他对自己要求严格,行事公正清明,没有私心。这里的“律己”指的是自我约束。

  5. 莫叹长才淹白发:不要因为他的长才而感到遗憾,因为时间不会辜负有才能的人。

  6. 终期入相慰苍生:最终他有望得到晋升,成为宰相,以慰藉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7. 独惭浅薄登清要:他对自己的能力感到羞愧,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却得到了如此高的职位。

  8. 补报无能负圣明:他觉得自己没有做出什么贡献,辜负了圣人的恩德。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朱太守的赞美,展现了一位官员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诗中多次提到“福星”、“循吏”、“爱民”、“律己”,这些词语都充满了正面的情感色彩,体现了诗人对朱太守的敬仰和赞扬。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表达了一种谦虚和自省的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颂扬,也是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表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