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郡黎元仰福星,已魁循吏传中名。
爱民不数刘宽恕,律已还高伯起清。
莫叹长才淹白发,终期入相慰苍生。
独惭浅薄登清要,补报无能负圣明。
让我们分析这首诗的格式要求:
- 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
- 在诗句中添加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 末尾附上赏析。
我们逐句进行解读:
一郡黎元仰福星:这里描述了整个郡中百姓仰望着这位官员(福星),象征着他对地方的重要性和影响力。
已魁循吏传中名:他已经在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形容他在任内的成就非凡,名声显赫。
爱民不数刘宽恕:表达了他对民众的爱怜之情,并不只是简单地处理案件,而是关心百姓的生活。这里的“爱民”指的是对人民的关怀与照顾。
律已还高伯起清:他对自己要求严格,行事公正清明,没有私心。这里的“律己”指的是自我约束。
莫叹长才淹白发:不要因为他的长才而感到遗憾,因为时间不会辜负有才能的人。
终期入相慰苍生:最终他有望得到晋升,成为宰相,以慰藉那些受苦受难的百姓。
独惭浅薄登清要:他对自己的能力感到羞愧,因为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却得到了如此高的职位。
补报无能负圣明:他觉得自己没有做出什么贡献,辜负了圣人的恩德。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朱太守的赞美,展现了一位官员的高尚品质和卓越成就。诗中多次提到“福星”、“循吏”、“爱民”、“律己”,这些词语都充满了正面的情感色彩,体现了诗人对朱太守的敬仰和赞扬。同时,诗人也通过对比自己的能力和地位,表达了一种谦虚和自省的态度。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颂扬,也是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