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大理王卿仲宏

风节如君世所难,功名未竟忽凋残。
徒闻清议推杨震,不遂苍生望谢安。
棘署鸟呼人已远,玉壶冰尽月空寒。
怜才独我相知久,一睹遗容泪一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大理王卿仲宏》是明朝诗人何乔新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通过对王宇一生事迹的追忆,表达了对这位清官的深深怀念和敬仰之情。下面将深入分析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基本信息:何乔新(1417年~1463年),字廷秀,号乔山,河南祥符人,明朝著名诗人、散文家。他因直言不讳而被贬,后被重新起用,并担任了通议大夫、大理寺卿等重要官职。
  1. 诗歌原文


    风节如君世所难,功名未竟忽凋残。
    徒闻清议推杨震,不遂苍生望谢安。
    棘署鸟呼人已远,玉壶冰尽月空寒。
    怜才独我相知久,一睹遗容泪一弹。

  2. 诗歌主题

  • 悼念与缅怀:整首诗贯穿着深深的悼念与缅怀之情,通过回顾王宇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这位官员的深厚情感。
  • 清高与廉洁:何乔新在诗中赞扬了王宇的清廉正直,这种品质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显得尤为难得。
  • 政治理念与抱负:通过王宇的经历,何乔新也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即能够真正为百姓着想的政治人物。

何乔新在《挽大理王卿仲宏》中所表现的不仅是个人的情感流露,更是对当时官场腐败现象的一种批判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成为了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