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山中

雨久苔逾滑,春寒云不开。
荒丘一以闭,宿草有馀哀。
屐泞缘贪柳,巾沾为折梅。
榆烟断新火,叹息未然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寒食山中》是唐代诗人韩翃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和艺术特色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白昼风光,长安柳絮舞春空,落红满径;
  • 夜深人静,烛光闪烁在寒食节的皇宫园林中,轻烟缭绕,犹如仙境。
  1. 创作背景
  • 《寒食山中》作于唐代,当时正值寒食节,这是一个有着深厚历史文化传统的节日,源自春秋时期介子推的故事,后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禁火三日,只吃冷食的风俗。
  • 韩翃作为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其作品中往往蕴含着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传说的引用,此诗便是他以寒食节为题材,展现唐代京城风貌的佳作。
  1.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韩翃巧妙地将白昼的繁华与夜晚的静谧融为一体,通过对比描写,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意象生动:《寒食》中的“柳絮”与“落红”等意象,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也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
  • 含蓄隽永:诗句简洁而富有内涵,通过对节日特定习俗的描绘,传达出作者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

《寒食山中》不仅是一首描写唐代社会风情的作品,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厚文化意蕴的艺术瑰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进一步领略到唐代文学的魅力和诗人韩翃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