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幼良泊如斋成答寄

新斋颜取泊如名,珍重瑶笺几寄声。
茅屋定容巢燕乳,竹窗从听野鸠鸣。
壁函五岳神俱远,草就玄经梦亦清。
丛桂昔年期结社,岁寒重许顾芳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幼良泊如斋成答寄》是明代韩上桂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情感与人生态度。

韩上桂(1570年—1624年),字孟郁,号月峰,广东番禺人,明朝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出身于贫寒之家,自幼喜爱读书,向人借阅《二十一史》,仅一个月便能够默读其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后授国子监丞,转任永平府通判,并在巡抚方一藻的推荐下进入官场。

在探讨诗歌内容之前,了解韩上桂的个人生平及其所处的历史背景是十分重要的。《罗幼良泊如斋成答寄》是韩上桂在其政治生涯中的一个高潮期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友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望。诗中提到的“新斋颜取泊如名”,表明了作者对于居住环境的独特命名寓意,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环境的向往和内心的平和。

诗中描绘了自然景象与人文环境的和谐相处,通过描绘燕子筑巢、野鸠鸣叫等生动画面,传达出人与自然之间亲密无间的和谐关系。此外,诗人还通过“壁函五岳神俱远,草就玄经梦亦清”两句,表达了自己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理想状态。

《罗幼良泊如斋成答寄》不仅体现了韩上桂深厚的文学造诣,也映射了其复杂多变的心境和时代背景下的政治理想。这首诗作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研究明代文人心态和社会背景的重要资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