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诗不减碧琅玕,案上常留气色寒。
响绝久无赓白雪,调高真许抗雄坛。
来游八桂声名藉,旧入苍梧道路难。
何事彩毫能博妒,少陵终薄鵔鸃冠。
读汪伯耳诗寄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汪伯耳诗寄赠》是明代韩上桂所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韩上桂,字孟郁,号月峰,明广东番禺人。自幼家贫而好学,向人借阅《二十一史》,一月后即能默识其大意。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而死。
诗歌原文:新诗不减碧琅玕,案上常留气色寒。响绝久无赓白雪,调高真许抗雄坛。来游八桂声名藉,旧入苍梧道路难。何事彩毫能博妒,少陵终薄鵔鸃冠。
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友人汪伯耳才华的赞赏与对其境遇的同情。诗中“新诗不减碧琅玕”、“案上常留气色寒”等句,形容汪伯耳的新诗清新脱俗,给人以清凉之感;“响绝久无赓白雪”则暗示汪伯耳的创作才华无人能够比肩。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汪伯耳在仕途道路上困难重重的同情,如“旧入苍梧道路难”反映了他曾经的坎坷经历。最后,“何事彩毫能博妒,少陵终薄鵔鸃冠”一句,既表达了对汪伯耳才华的嫉妒,又透露出对诗人命运的感慨。
《读汪伯耳诗寄赠》不仅是一首艺术性极高的文学作品,也是韩上桂个人情感和思想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以及他们对友情、才华和社会现实的复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