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精卫一小鸟,衔石翻飞东海头。不知身微海复巨,悲鸣誓欲填洪流。
又不见螳螂奋臂当车辙,辙不可回躯已裂。安得长遇越勾践,式蛙厉士皆激烈。
吁嗟!二物之微古则传,轻生血诚良可怜。哀歌慷慨我故态,今日送子鄞西船。
问君此去何为者,一鸣不随立仗马?凤凰池头何足恋,博取声名满天下。
忆昔君王初纳谏,终朝虚己明光殿。时有张刘与邓安,正色危言称铁汉。
诸公相谢忽几春,世事变化如浮云。龙蛇屈伸总神物,贤者括囊思保身。
后江先生愚且狂,有口直欲旋天纲。一入谏垣数十疏,复睹鸣凤鸣朝阳。
君王宽仁等天地,何人却有移天势。王章杀身君竟免,唐介高风今有二。
吁嗟!先生非狂亦非愚,风前劲草真丈夫。感恩报国元自许,不然安用七尺躯。
送君之行劝君酒,富贵于我亦何有。但作昂昂千里驹,何忍喔咿为妾妇。
东山骤雨西山晴,白鸟飞去天冥冥。人生梦幻亦如此,请君试听《鸣凤行》。
鸣凤行赠杨给事惟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
《鸣凤行》是清代诗人王夫之创作的一首诗,原题为“寄杨子”,全诗共四句:“呜咽风声动翠屏,哀哉此鸟有灵性。”
《赠杨给事惟仁》是清末民初诗人陈三立所作的七言律诗。这首作品通过描写鸣凤的形象和寓意,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其才华的认可与赞美。
全诗四句:“呜咽风声动翠屏,哀哉此鸟有灵性。”
首联“呜咽风声动翠屏”描绘了风吹过翠绿的山林时发出的声音。第二句“哀哉此鸟有灵性”,则表达了鸣凤在风雨中依然保持其高尚品格和精神。
第三、四两句:“莫道苍梧无伴侣,我将飞去伴君行。”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