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萼歌

东风一夜吹桃萼,桃花吹开又吹落。
开时不记春有情,落时偏道风声恶。
东风吹树无日休,自是桃花太轻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萼歌是明代诗人丰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桃花为题材,通过对桃花被东风吹落的场景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日短暂、春意易逝的感慨和对桃花轻浮性格的批评。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东风一夜吹桃萼,桃花吹开又吹落。
    开时不记春有情,落时偏道风声恶。
    东风吹树无日休,自是桃花太轻薄。

  2. 创作背景:根据现有文献记载,《桃萼歌》创作于明代,具体时间不详。丰坊可能受到当时文人雅士的影响,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相结合,创作了这首短小精悍而又意境深远的诗歌。

  3. 赏析要点

  • 在艺术手法上,丰坊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通过“东风一夜吹桃萼”的描写,既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又隐含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 从内容上看,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感悟,也可能寄托了某种社会情绪或时代风貌。桃花的盛开与凋零,被赋予了更多的意义,成为文人借物抒情的典型表达。
  • 在语言风格上,丰坊的语言简练而含蓄,通过对桃花命运的描写,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即珍惜当下,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无常人生的淡然接受。

《桃萼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界景象的诗歌,它更是一种文化现象的象征,反映了明代文人的思想倾向和审美情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到古人的才情与智慧,也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