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韩孟郁五石斋听雨诗

梧桐叶底雨铃铃,五石苔痕惭上青。
最好登楼携客咏,偏宜把酒与君听。
斜侵草阁飘花入,乱点山门带竹扃。
闻说溪头春水满,潮来重订种鱼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韩孟郁五石斋听雨诗》是明代诗人苏景熙的作品。这首诗作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展现了其与朋友之间雅致的交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简介:苏景熙,字汝载,号闻道人,顺德人,明神宗万历间诸生,以援例入太学,工诗。他的诗歌创作风格独特,与同辈好友韩上桂等有深厚交情。在《桐柏山房集》等作品中可见其艺术成就。

  2. 作品原文
    梧桐叶底雨铃铃,五石苔痕惭上青。
    最好登楼携客咏,偏宜把酒与君听。
    斜侵草阁飘花入,乱点山门带竹扃。
    闻说溪头春水满,潮来重订种鱼经。

  3. 诗意解析

  • 诗中“梧桐叶底雨铃铃”描绘了一幅秋雨绵绵的画面,雨水打在树叶上发出清脆的铃声,营造出幽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 “五石苔痕惭上青”则表现了苔藓覆盖的石头因雨水而显得更加青翠,反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 “最好登楼携客咏”表达了诗人喜欢与朋友们一起登楼赏雨,通过诗歌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体现了友情与艺术的结合。
  • “偏宜把酒与君听”说明在雨声中饮酒更能体会诗中的意境,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斜侵草阁飘花入”描绘了细雨斜斜地侵入草阁,花瓣随风飘落的景象,增添了一份浪漫和生动。
  • “乱点山门带竹扃”形容雨点敲打着山门,竹林也被雨水打湿,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
  • “闻说溪头春水满,潮来重订种鱼经”则是对前文的一个回应,意味着听闻溪头春水已经满满的消息,届时可以一起去溪边钓鱼,享受宁静的时光。
  1. 艺术特色
  • 《和韩孟郁五石斋听雨诗》运用了大量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梧桐、雨、五石等,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境。
  • 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韵律和谐,充分体现了明代诗歌的审美特征。
  • 通过雨的声音、颜色、气味等细节描写,使得全诗生动形象,富有层次感。

《和韩孟郁五石斋听雨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种情感和艺术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远的思考,展示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