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萧次圭

落日燕山晚,忆君易水深。
大都常混迹,不次论知音。
潦倒穷交色,悽惶失路心。
那堪离索后,惆怅此孤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怀萧次圭》是明代诗人罗万杰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对故友的深切怀念,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思情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罗万杰:字贞卿,号庸庵,揭阳人。明思宗崇祯七年(一六三四)进士,初任行人,两奉使册封吉、荆二藩。后来因直言不讳被郑三俊推荐为吏部主事,后转验封员外郎,与郑三俊一同倡导清廉政治。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
    落日燕山晚,忆君易水深。大都常混迹,不次论知音。
    潦倒穷交色,悽惶失路心。那堪离索后,惆怅此孤吟。
  • 翻译
    落日时分,燕山已晚,心中总是怀念着你。我们都曾在一起混迹世间,但并不因为地位高低而有所区别地看待彼此的朋友。虽然生活窘迫,但我们依然保持真挚的友谊,彼此支持,共同面对困境。然而,当离别的时刻到来,我不禁感到惆怅和孤独,独自吟唱这首思念之歌。
  1. 主题分析
  • 友情: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展现了朋友间的深厚情感。
  • 世事变迁:诗人通过对落日、燕山等自然景象的描述,反映了世事的无常和个人命运的波折。
  • 人生态度:诗人在表达对故人的怀念的同时,也展示了他面对困难时的坚韧和乐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怀萧次圭》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段历史和记忆的载体。它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明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风貌。对于读者来说,这首诗不仅是一次美的享受,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动。通过阅读这首诗,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以及他们在社会变革中所展现出的勇气和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