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气如砭入客舟,芙蓉凋尽楚江愁。
朝吟尚拥公孙被,夜坐惟披晏子裘。
黄苇叶旁银露结,丹枫树杪火星流。
昨宵梦得西游路,玉垒峰前是益州。
长沙道中新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长沙道中新寒》是明代诗人苏葵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旅途中所感受到的寒冷和孤独,通过细腻的语言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与思考。
作品以“寒气如砭入客舟”开篇,形象地描述了寒风如针一般刺骨的感觉,使人感到冷彻心扉。接着,诗人用“芙蓉凋尽楚江愁”来渲染整个画面,芙蓉花凋零,象征着秋天的萧瑟与哀愁,增添了几分悲凉的气息。此外,“朝吟尚拥公孙被,夜坐惟披晏子裘”两句,不仅展现了诗人在寒冷天气下依旧坚持写作的情景,也反映了他对于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执着。
“黄苇叶旁银露结,丹枫树杪火星流”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描绘出一幅生动的画面。黄苇叶上凝结的露水如同银色的珍珠,而丹枫树上火星的流动则给人以生机勃勃之感。这种对比强烈的视觉效果,使得整个画面更加丰富而富有层次感。同时,“昨宵梦得西游路,玉垒峰前是益州”一句,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在这里,作者仿佛通过梦境回到了古代,看到了美丽的益州风光。这种超脱现实的想象,既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长沙道中新寒》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自然以及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寒气、秋风、芙蓉和星辰等元素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无常、岁月易逝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和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敏锐的艺术感悟力。
《长沙道中新寒》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诗歌,它通过细腻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悟和对自然之美的热爱。这首作品不仅让人领略到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让人深思生命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