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祠下眺望作

泉源冰窦入春分,鸟语花香迟客闻。
戍鼓寒沉龙塞月,夕烽晴照雪山云。
年来近野多戎垒,时过回阳几雁群。
险绝颇怜今昔地,莫教空说李将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李牧祠下眺望作》是明代诗人苏祐创作的。《李牧祠下眺望作》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古诗词中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品原文
  • 泉源冰窦入春分,鸟语花香迟客闻。
  • 戍鼓寒沉龙塞月,夕烽晴照雪山云。
  • 年来近野多戎垒,时过回阳几雁群。
  • 险绝颇怜今昔地,莫教空说李将军。
  1. 作者简介
  • 苏祐(约1370—1451),字子羽,号青莲居士,明初著名文学家、诗人。他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幼年聪慧,才华横溢。苏祐的作品在当时广受欢迎,对后世亦有较大影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和社会生活,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被后人传颂。
  1. 作品赏析
  • 自然描绘:《李牧祠下眺望作》通过描绘泉源冰窦、鸟语花香等自然景象来营造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种描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 历史情怀:诗中多次提到战争和边疆的景象,如“年来近野多戎垒”,“戍鼓寒沉龙塞月”。这些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忧虑和关心,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 哲理思考: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现实的观察,表达了对时间和空间变迁的感慨及对历史英雄李牧的怀念。这种深沉的历史情怀和哲学思考使诗歌具有了更广泛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

《李牧祠下眺望作》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审美情趣的诗歌,它更是明代社会风貌的一个缩影,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历史和英雄人物的态度和情感。这首诗不仅是明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它的学习和欣赏,不仅能领略到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也能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人们的生活状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