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源冰窦入春分,鸟语花香迟客闻。
戍鼓寒沉龙塞月,夕烽晴照雪山云。
年来近野多戎垒,时过回阳几雁群。
险绝颇怜今昔地,莫教空说李将军。

【注释】

李牧祠下眺望作:在李牧的祠庙下远眺。李牧,战国时赵国名将,曾大破匈奴军。

泉源冰窦入春分:春天泉水从冰洞中涌出。

鸟语花香迟客闻:春天的山野间,鸟儿的叫声、花朵的香气都很晚才传到。

戍鼓寒沉龙塞月,夕烽晴照雪山云:夜晚的号角声(戍鼓)寒冷地回荡在像龙一样的边关之上,夕阳下的烽火(夕烽)晴光照在雪山之巅。

年来近野多戎垒,时过回阳几雁群:多年来,靠近野外的地方多了战壕堡垒。

险绝颇怜今昔地,莫教空说李将军:现在这样险要而危险的地方,实在让人感到可惜,不要只是空谈李牧将军当年如何英勇善战。

【赏析】

此诗是一首咏古抒怀之作。诗人面对李牧祠下,凭吊英雄,抚今追昔,感慨系之。全诗写景抒情,情景交融,借古讽今,寄慨遥深。

首联“泉源冰窦人春分,鸟语花香迟客闻”,点明时间是春天,地点是李牧祠,这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诗人以李牧祠为背景,写出了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同时,也为下文抒发感慨作了铺垫。

颔联“戍鼓寒沉龙塞月,夕烽晴照雪山云”则转入写景抒情。这里写边塞的壮阔景象,戍楼上传来的悲凉号角声,以及傍晚时分,烽火照亮了雪山的云朵。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使整个画面显得更加生动和具体。这两句诗既表现了边塞的苍茫与辽阔,又表达了诗人对李牧英勇无畏精神的赞美。

颈联“年来近野多戎垒,时过回阳几雁群”进一步描绘了边塞的荒凉景象。诗人用“近野多戎垒”来形容边疆的局势,用“时过回阳几雁群”来比喻时光的流逝。这里的“野”字和“阳”字都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们不仅表现了边塞的凄凉和寂寞,更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

尾联“险绝颇怜今昔地,莫教空说李将军”则是诗人的感慨和寄托。诗人通过对李牧祠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愤懑之情。他希望人们不要再只是空谈过去的英雄事迹,而是要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奋发图强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这首诗语言简练、含义深远、情感真挚感人。它既体现了李牧祠的历史价值和文化内涵,又展示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怀念之情。整首诗既有历史感又有现实意义,是一首优秀的咏史怀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