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明医道卷

昔有秦越人,视疾见肺腑。
死者能还生,芳名播今古。
悠悠千载后,畴能踵其武。
吴门有佳士,早岁掇簪组。
拜官贰廷尉,平反绝冤苦。
朅来谪平城,酸苦甘自茹。
闲将调元手,为民起疲瘦。
灾疢验六气,腠理明三部。
橘井贮香泉,杏林盎时雨。
仁慈自此施,夙志良不负。
宗藩抱微疴,俗医弗能愈。
延君来治之,审证究厥绪。
外邪既荡涤,内虚亦滋补。
神观渐复初,有如鱼脱罟。
酬劳具束帛,舁酒配肥羜。
君乃拂衣行,视之等鸿羽。
纷纷炫术徒,规利若市贾。
君诚贤于人,馀子奚足语。
乃摛云锦章,飘然鸾凤舞。
医道题洞明,美号自兹举。
永媲古人传,名垂在寰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洞明医道卷》是明代罗亨信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医学的深厚理解和对疾病治疗的执着追求。以下是关于这部文学作品的深入介绍:

  1. 作品背景
  • 作者简介:《洞明医道卷》的作者是明代的罗亨信。罗亨信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作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创作时间:虽然具体创作时间未详,但可以确认的是这首诗是在明代时期创作的,反映了明代的社会风貌和医学文化。
  • 诗歌性质:《洞明医道卷》属于古诗词范畴,其内容主要围绕医学主题展开,展现了作者对医学的深刻理解。
  1. 诗歌内容
  • 主题思想:诗歌的核心主题是对医学的赞颂和对未来医生的期望。通过描绘古代名医秦越人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医术高超者才能挽救生死的敬佩和赞美。
  • 历史人物:提到“昔有秦越人”,这里的秦越人指的是传说中的神医扁鹊,他被认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之一。诗人通过对这位古代医者的描写,展示了他卓越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
  1. 文学特点
  • 艺术手法:《洞明医道卷》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将疾病比作“死者能还生”,将治愈后的健康状态比作“芳名播今古”,这些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语言风格:诗歌的语言典雅而富有韵味,通过对自然界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感悟和对医学的独到见解。

《洞明医道卷》不仅是罗亨信个人的杰作,也是明代医学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以独特的艺术形式,向读者传达了对医学事业的重视和对人类健康的关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