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春陈瑶光李伯跻先生招游青云山

滟滟春波夹碧峰,佳时不负载郫筒。
全堤翠湿松围老,二月寒轻柳带松。
舒眺莫生今昔感,遨游同寄水云踪。
归筇避却从桥险,一任江声送小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锜的《仲春陈瑶光李伯跻先生招游青云山》是一首明末的七言律诗。下面将对该诗进行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滟滟春波夹碧峰,佳时不负载郫筒。
    全堤翠湿松围老,二月寒轻柳带松。
    舒眺莫生今昔感,遨游同寄水云踪。
    归筇避却从桥险,一任江声送小𦨴。

  2. 诗意分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与友人在青云山中游赏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3. 历史背景
    罗锜是顺德人,生于明代思宗崇祯时期,是一位布衣诗人。他的创作不仅反映了个人的感慨,也蕴含了对时代变迁的深刻反思。

  4. 艺术特色
    罗锜擅长运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来表达情感,此诗中的“滟滟春波”等意象,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也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与哲思。

  5. 赏析
    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更深层次地,它反映了作者对于人生、历史以及自然环境之间关系的思考。诗人通过游赏自然,表达了对过去与现在、个人与世界的感慨。

罗锜的《仲春陈瑶光李伯跻先生招游青云山》不仅是一首反映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承载着诗人个人情感、时代背景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和分析,可以更好地领会其艺术魅力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