滟滟春波夹碧峰,佳时不负载郫筒。
全堤翠湿松围老,二月寒轻柳带松。
舒眺莫生今昔感,遨游同寄水云踪。
归筇避却从桥险,一任江声送小𦨴。
【诗句注释】
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三月初。
陈瑶光:山名。李伯跻先生在这首诗中是诗人的朋友,他邀请诗人去游青云山。
招游:邀请游历。
青云山:位于四川省彭州市北部的岷江、寿江两水之间,主峰海拔3295米,为川西第一高山,有“一山飞峙天目下”之美誉。
滟滟:波涛滚滚的样子。碧峰:青翠的山峰。
郫筒:古代一种盛酒器,这里借指酒席,也指酒宴。
全堤:堤岸,河岸。
松围老:松树环绕着老枝。
二月寒轻柳带松:二月时节,天气尚凉,柳条和松树都带着淡淡的寒意。
舒眺:舒展视线眺望远方。莫生:不要产生新的思想。
今昔感: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感慨。
遨游:漫游。
水云踪:水中的影子。
归筇:归家的竹杖。
从桥险:避开桥边的险峻之处。
江声送小𦨴:听着江水的声音,送别小船。𦨴:小船,这里泛指舟楫。
【译文】
春日里的江水波涛汹涌,碧绿的山峰倒映其中。美好的时光不应被酒席所占据,全堤两岸都被湿润的松树环绕着。我眺望远方不禁生出新的思想,漫游时更寄寓着对水云的向往。回到故乡后拄着竹杖,避开桥边的险峻,任凭江水的声音把我送到小船上。
【赏析】
本诗是一首写于仲春时节游览青云山时的抒情之作,表达了作者在自然山水中的愉悦之情。首联写青山碧水,景色宜人;颔联写春天江边的风景,柳树和松树相依相伴,显得生机勃勃;颈联则抒发了游子对故土的怀念之情;尾联则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