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华千载后,遗庙在南夷。
弦想薰风奏,庭思凤鸟仪。
断碑苔藓合,幽洞薜萝垂。
仿佛移仙驾,乘云度九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重华千载后,遗庙在南夷。
弦想薰风奏,庭思凤鸟仪。
断碑苔藓合,幽洞薜萝垂。
仿佛移仙驾,乘云度九疑。
题虞山庙
在明朝嘉靖年间,有位文人名叫严嵩,他创作了一首五言律诗,名为《题虞山庙》。此诗不仅体现了他对虞山古迹的深刻理解,也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
诗中描绘的是虞山庙的景象,“重华千载后,遗庙在南夷。”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虞山悠久历史的感慨,以及他在看到这座古庙时的心情。接着诗人用“弦想薰风奏,庭思凤鸟仪”来表达他对虞山庙内氛围的感受。他认为这个场景就像在演奏音乐、观看凤凰一样令人陶醉。
“断碑苔藓合,幽洞薜萝垂”这句诗则描绘了虞山庙中残碑与藤萝相互映衬的场景,给人以幽静的感觉。最后的“髣髴移仙驾,乘云度九疑”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
这首诗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虞山的历史韵味,还让我们通过诗行感受到了作者的情感变化和思想深度。它不仅是对虞山美景的赞美,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