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边太常黎银台北觐

两乡南国望,同上赤墀行。
接羽鹓鸾贵,论言玉雪清。
冠裳临伟饯,风雨发严程。
遥羡川途兴,新诗几许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边太常黎银台北觐》是明代诗人严嵩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即将离开的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友情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是对友人前途顺利的期盼。下面将详细介绍作品:

  1. 作者简介
  • 严嵩,字惟中,号介溪,江西分宜人,明弘治十八年进士。他因诗文获得盛名,还朝后进侍讲。世宗时期累官为礼部尚书,以佞悦当上意,撰青词独能称旨。
  1. 诗歌原文
    两乡南国望,同上赤墀行。
    接羽鹓鸾贵,论言玉雪清。
    冠裳临伟饯,风雨发严程。
    遥羡川途兴,新诗几许成。

  2. 诗句赏析

  • “两乡南国望,同上赤墀行”描绘了两人分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彼此深厚的情谊和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接羽鹓鸾贵,论言玉雪清”展现了两人在仕途上的尊贵地位和高尚品质。
  • “冠裳临伟饯,风雨发严程”则描述了送别的情景,风雨中的告别更显得凄美动人。
  • “遥羡川途兴,新诗几许成”表达了对友人未来成功的喜悦和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期待。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作于嘉靖二十一年,当时严嵩任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

《赠边太常黎银台北觐》不仅展现了严嵩丰富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其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领略到严嵩的诗歌艺术风格及其对友情的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