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螺白鹭入我梦,河上松间骑马来。
问俗初经永叔里,吟诗真忆长卿才。
衣冠古郡高风在,车马寒城短日催。
今夜故人桑落酒,不知怀抱若为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青螺白鹭入我梦,河上松间骑马来。
问俗初经永叔里,吟诗真忆长卿才。
衣冠古郡高风在,车马寒城短日催。
今夜故人桑落酒,不知怀抱若为开。
“至庐陵”是严嵩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背景和创作意图涉及明代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至庐陵》的原文如下:
青螺白鹭入我梦,河上松间骑马来。
问俗初经永叔里,吟诗真忆长卿才。
衣冠古郡高风在,车马寒城短日催。
今夜故人桑落酒,不知怀抱若为开。这首诗以描绘自然景色起笔,通过“青螺白鹭入我梦”表达了诗人对美好自然景象的向往与留恋,进而转入对历史人物的回忆与感慨。诗人提及“永叔里”,即指北宋名臣范仲淹的故乡——苏州吴县(今苏州市)。而“长卿才”则是指汉代辞赋家司马相如,两人均为历史上的文学巨匠。整首诗通过对古代文人雅集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文化传统的敬仰和对友情的珍视。
《至庐陵》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文学作品,它更深层次地反映了明代社会文化、政治生态及其对文人心态的影响。通过对这首诗的解读,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以及他们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关系。